查看原文
其他

母爱,是一场难以体面的退出

2018-01-18 苏心 新读写


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

点击标题下方“新读写”关注

来源:苏心(ID:suxin98498)


有人说,真正的母爱,是一场体面的退出。可是,又有多少母亲能够做到?

爱有多深,方寸就有多乱。

1、

小时候,姥姥经常来我们家小住。


一是因为姥爷去世早,妈妈怕姥姥孤独寂寞,二是我父亲在外地工作,妈妈有很多事要做,姥姥也帮着照看下我们几个孩子。


我的童年,家里虽不富有,但也算得上殷实,所以,家里吃的饭菜,会时常有鱼有肉。


我那时可真馋,只吃素菜就像咽药那么难,有荤菜就能吃很多饭。


记得那时,妈妈总是摆好饭菜让姥姥和我们吃,她出去忙活一会,喂狗喂猫,等她回来时,我就差不多吃饱了,好吃的东西也所剩无几了。


于是,每到有荤菜时,姥姥总是手疾眼快拿碗拨出一些,给妈妈留起来,还告诉我们,吃饭不能只顾自己,妈妈是家里最累的人,要让她多吃点好的。


可是,每次等妈妈回来,她马上把菜倒回盘子里,还埋怨姥姥:“您别整天给我单独留菜,我吃了孩子们就少吃了,他们正长身体的时候,我年轻力壮吃这么好干吗,您和孩子们吃好就行了,甭管我。


姥姥也会反驳:“孩子们贪吃,不给你留着点,你就只能吃菜汤了。


妈妈会毫不在乎地说:“菜汤蘸馒头挺好的。


而下次做了好吃的,姥姥还是照样给妈妈留菜,妈妈还是埋怨,这样的场景重复了无数次,直到我长大。


姥姥在我们家很少有闲着的时候,恨不得把所有的家务都包了。



我当时很不理解,问姥姥:“妈妈都这么大年纪了,你怎么还这么疼她?”


姥姥总是先是嗔怪后是谐趣地白我一眼,说:“你妈妈年纪再大,在我眼里也是个孩子。


姥姥晚年的时候,回舅舅们的身边居住。每次去看她,她老人家除了问我的各种生活状况,都会说一句,你妈妈也上年纪了,你们有空就自己带带孩子,她腰椎不好,估计你们都不知道吧?


我还真不知道,妈妈一直把我捧在掌心长大,我生了女儿简直就是给她生的,哪怕我在场,她也冲在前面给女儿做这做那。


2、


有一年中秋节,我在妈妈家过,爸爸和我老公小酌,我就抱着女儿在一边吃菜,女儿的小手一会指这个菜一会指那个菜,我就用筷子夹给她。


妈妈看我顾不上自己,就让女儿去她那,女儿那天不听话,谁都不找,只让我抱。


妈妈就坐在我旁边,一直给女儿做工作,妮妮乖,上姥姥这来,让你妈妈吃点饭,她还饿着呢。


女儿无动于衷,妈妈就不停地说,闹得爸爸听不下去了,唠叨妈妈:你操那么多心干嘛呀,孩子都多大了,她还吃不饱饭吗,人家也是怕女儿饿着,你别管了,真是瞎操心!


可是,妈妈直到临终前,也没有停止为我“瞎操心”。


妈妈此生对我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是:二子,一定要生个二胎,不然老了一个孩子怕照顾不过来你。


我哭得说不出话来,她自己都到了生命最后一刻,却还在想着我遥远的老年。


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?


我从来不觉得那是描写爱情的诗句,它更像母爱,至死方休。


女儿上中学后,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大姑娘,她在自己的QQ签名上写到:“我已亭亭,无惧亦无忧。”


还和我说,以后没事少去她的房间,她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。


我暗暗偷笑,你个小屁孩,自己能干啥呀?


女儿有个布娃娃,每晚都要抱着它睡,一次我从她卧室门口过,就听她和布娃娃在说话:宝宝,白天我去上学,你要在家乖乖地等我回来,不要哭哦。


那天,女儿去上学,我走进她的房间给她收叠被子,那个布娃娃掉了出来,我拿起来,看着它可爱的笑脸,似乎,似乎看到了未来外孙女的样子。


我想起那年,女儿坐在妈妈身上,妈妈抱着她,和她认真地说:妮妮,你记住,长大了要疼妈妈,她为了让你生活得好,天天拼命工作,她太累了……


我的泪,瞬间涌满眼眶。


这个世界,再也没有那样一个人,无论何时何地,都牵挂着我,怕我苦怕我累怕我疼,怕我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。


3、


记得看过作家叶倾城一篇文章,写她一位朋友的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。


她只认得一个人——朋友的母亲,记得她是自己的女儿,毛毛。


有一年国庆节,来了远客,朋友的母亲下厨烹制家宴,招待客人。


外婆挟菜,放在自己的口袋里,宾主都装作没看见。

  

上完最后一个菜,一直忙得脚不沾地的朋友的母亲,从厨房里出来。


这时,外婆一下子弹了起来,一把抓住女儿的手,用力拽她,外婆一路把女儿拉到门口,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口袋里面的菜捧了出来,往女儿手里塞:毛毛,我特意给你留的,你吃呀,你吃呀。

疾病切断了外婆与世界的所有联系,生命中的一切关联,一切亲爱的人,几乎遗忘殆尽,而唯一不能割断的,是母女的情缘。


有人说,真正的母爱,是一场体面的退出。


可是,又有多少母亲能够做到?


在你面前,她永远无法从容,无法淡定,只要她一息尚存,也会冲在前面,去做孩子挡风的墙,尽最大可能地,不让这个世间的凄风冷雨吹到孩子身上。


无论她有多老,无论她的孩子有多能干,在她眼里,也永远是那个需要保护的孩童。


她永远不会吝啬于表达“我爱你”这个血浓情愫,哪怕,你强大到可以指挥千军万马,她也难放心让你独闯天涯。


别人只关心你飞得有多高,她却只关心你飞得有多累。


无论你觉得她有多么不得体,她都难以体面退出“我爱你”这场人生大戏。


爱有多深,方寸就有多乱。


而她,永远无怨无悔。


【本文作者:苏心,专栏作者,自媒体人。驰骋职场,也热爱文字。微信公号:苏心(ID:suxin98498)。新书《在坚硬的世界里,修得一颗温柔心》正在热卖】


附:所谓浓情出淡语,细节现真情,文中说到的叶倾城的文章,真是于细节处打动人,附在这里,一并分享。


《母亲的心》


朋友告诉我: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。


外婆先是不认识外公,坚决不许这个“陌生男人”上她的床,同床共枕了50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厅去。然后外婆有一天出了门就不见踪迹,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家人才终于将她找回,原来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时代的家,怎么也不肯承认现在的家跟她有任何关系。


哄着骗着,好不容易说服外婆留下来,外婆却又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们,以为他们是一群野孩子,来抢她的食物,她用拐杖打他们,一手护住自己的饭碗:“走开走开,不许吃我的饭。”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。


幸亏外婆还认得一个人——朋友的母亲,记得她是自己的女儿。每次看到她,脸上都会露出笑容。叫她:“毛毛,毛毛。”黄昏的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,唠叨着:“毛毛怎么还不放学呢?”——连毛毛的女儿都大学毕业了。

家人吃准了外婆的这一点。以后她再要说回自己的家,就恫吓她:“再闹,毛毛就不要你了。”外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。

有一年国庆节,来了远客,朋友的母亲自下厨烹制家宴,招待客人。饭桌上外婆又有了极为怪异的行动。每当一盘菜上桌,外婆都会警觉地向四面窥探,鬼鬼祟祟地,仿佛一个准备偷糖的小孩。终于判断没有人注意她,外婆就在众目睽睽下挟上一大筷子菜,大
大方方地放在自己的口袋里。宾主皆大惊失色,却又彼此都装着没看见,只有外婆自己,仿佛认定自己干得非常巧妙隐秘,露出欢畅的笑容。那顿饭吃得……实在是有些艰难。


上完最后一个菜,一直忙得脚不沾地的朋友的母亲,才从厨房里出来,一边问客人“吃好了没有”,随手从盘子里拣些剩菜吃。这时,外婆一下子弹了起来,一把抓住女儿的手,用力拽她,女儿莫名其妙,只好跟着她起身。


外婆一路把女儿拉到门口,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,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啊掏,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捧了出来,往女儿手里塞:“毛毛,我特意给你留的,你吃呀,你吃呀。”

女儿双手捧着那一堆各种各样、混成一团、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,好久,才愣愣地抬起头,看见母亲的笑脸,她突然哭了。


疾病切断了外婆与世界的所有联系,让她遗忘了生命中的一切关联,一切亲爱的人,而唯一不能割断的,是母女的血缘。她的灵魂已经在疾病的侵蚀下慢慢地死去,然而永远不肯死去的,是那一颗母亲的心。



更多写作指导、热门时文、写作素材、读书方法、学生佳作……尽在《新读写》杂志!

投稿邮箱:xinduxie211@163.com。


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


长按二维码  关注新读写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